□本報記者席鋒宇文/圖
  作為一位連任的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副縣長張瓊為幫家鄉解決交通不便這一“攔路虎”,已連續6年圍繞鄂西少數民族地區出行難問題建言獻策。
  在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有一份由湖北、湖南兩省參會代表聯名提出的建議。建議提出將宜昌至常德快速鐵路建設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加快推進。建議的起草人就是張瓊。張瓊近日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了堅持六年提出這一建議的原因。
  張瓊說,五峰縣位於湖北省西南部,鄰近長江幹流和湖南省。平均海拔1100米,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山區縣。地處山區,路不好走,困擾人們出行,而且,五峰縣沒有航空、鐵路、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以及河道運輸。“分析我們縣裡發展的弱勢時,大家都知道從面上看是弱在工業、窮在財政,可根本問題在於交通不發達。民族地區特別是位於山區的少數民族要想發展必須先修路。”在她看來,這條橫跨湖北、湖南兩省的快速鐵路一旦建成,將游客、投資商、人才引入,把鄂西的礦產資源、特色農產品送出,可以極大促進鄂西地區經濟發展。
  在基層工作多年的張瓊說起交通問題時頭頭是道。“我們形容現在的交通發展是‘銅頭鐵腳豆腐腰’,‘頭’呢,當然是指快速發展的高鐵,‘腳’呢,是全國的鐵路系統,而這‘豆腐腰’形容的就是縣鄉道路。雖然這些年國家拿出不少財政來支持縣鄉道路建設,可畢竟家大業大,難免有不到位的地方。村裡的道路基本還是通過村民自己集資建成,交通不便依然是很多貧困地區發展的瓶頸。‘要想富,先修路’目前對於很多地方而言還是正確的發展思路。”
  交通是張瓊最關心的問題,但並不是她唯一的關註點。在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張瓊帶來了涉及交通、教育、國土資源、衛生、扶貧等6方面的10份建議。
  曾經擔任過五峰縣教育局副局長,現在擔任副縣長又主管科教文衛工作的張瓊對於教育問題投入了很大精力。“說起教育,又得提到交通。五峰縣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環境惡劣,待遇還不高,很多年輕教師來了之後難以長期忍受這樣與世隔絕的生活,心懷熱情,也不得不屈服於現實的無奈,待不了多久就離開了。從2008年以來,湖北省安排到五峰支教的教師有30多位,目前已基本上走完了。”
  張瓊告訴記者,這幾年五峰縣的教師隊伍已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年齡斷層。2011年,縣裡有在編教師1400多人,加上招聘的教師100多人,平均年齡超過42歲。年齡小於30歲的,不超過30人。年齡斷層直接導致一些專科老師匱乏。“體音美和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的科任老師是我們最缺少的。”張瓊說,她理解年輕人的選擇,但是,為了讓農村孩子的教育得到均衡發展,還是得有人堅守在這樣艱苦的地方。
  去年,張瓊在參加全國人大會議時帶來了一份關於建立支持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的剛性政策的建議。國家免費招收的師範生,實行統招統分,引導這批教師走進山區為最基層的群眾服務。教師待遇要明顯高於其他地區,以補償到邊遠貧困地區服務的教師。同時,對到邊遠貧困地區的教師實行同等條件下降低分數錄取,實行定向委培。
  在擔任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期間,張瓊通過座談、調研、視察、集中培訓、手機短信、博客、書信等形式和渠道收集信息,撰寫了關於教育、文化、衛生、水利水電、交通等方面的建議60多件。連任後,她意識到更大的責任。“只有不斷學習,心裡始終以敬畏之感銘記這份責任、珍視這份榮譽,才能真正將老百姓的心聲帶到大會,將中央的精神、各地做法帶回基層,充分發揮代言人和紐帶作用。”張瓊說。
  (原標題:連續六年為家鄉交通發展提出同一建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znhdq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